王志安1944年4月4日出生于馬家窯遺址的所在地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是名耀中華的國畫家、書法家(馬家窯書法院院長)、古文化研究學者、一級美術師、研究館員、詩人、作家,以及馬家窯文化的收藏家、研究專家、彩陶鑒定專家。他通過博物館、詩詞、論文、書法、國畫、講座、錄制專題片、展覽、鑒寶活動、研討會等形式,收藏、研究和宣傳馬家窯文化。主編《馬家窯文化研究論文集》、《馬家窯文化源流》會刊,著有《馬家窯彩陶文化探源》、《馬家窯彩陶紋飾破譯》、《王志安書法藝術》等書。
研究會緣起于一個電影《解放大西北》的拍攝。一九九六年,沉睡著馬家窯文化遺址的古老文化名城臨洮,來了七千人的拍攝隊伍,他們發現具有深厚文化價值的馬家窯文化沉寂在此而無人研究、推廣和利用。在他們的推動下,深受馬家窯文化熏陶的有心人工志安與其他一些熱愛馬家窯文化的民間人士一起創立了馬家窯文化研究會。他們櫛風沐雨、歷盡艱辛的研究、傳播使馬家窯文化名聲大振。
2003年,王志安創辦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它是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的資料館,也是對外宣傳馬家窯文化的展覽館,是甘肅首家以馬家窯文化彩陶為主題的民營博物館,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臨洮縣洮陽鎮南大街南關1號臨寶齋文化樓,距離馬家窯遺址10公里。
王志安與馬家窯文化的因緣,得從他與中國美術界的一代宗師葉淺予(1907-1995)之間的交往說起。1957年,在全國少年繪畫競賽中,時在甘肅臨洮唐泉小學的王志安以一幅《為社里看牲口》獲得一等獎第三。葉淺予是這次活動的評委,他認為王志安是個繪畫天才,專門寫信鼓勵他,要他“多畫、多看、多臨摹、多寫生、多讀書,將來就會成為一個大畫家”。從此,他倆結成忘年交。
王志安在其《馬家窯彩陶文化探源》一書里講,他對馬家窯彩陶紋飾的解讀,從一個被他稱作“半山類型播種人紋罐”的鎮館之寶說起。這個陶罐繪著《播種圖》,上面是四個農人在山間田野播種,形象清晰的農人邁步行走,人物的頭只用一個圓圈表示,雙臂左右張開,五指張開。他們周圍畫了許多雙筆交叉的符號,仿佛閃爍的星辰。這是中國畫早期的人物畫,證實農業是當年馬家窯人的主要生計?脊抛C明,馬家窯文化居民已把小麥作為自己的主食之一。正是這件彩陶,幫助王志安走進了解讀馬家窯紋飾圖案的神秘大門。
1995年,王志安在上海展出彩陶,接受《上海收藏報》記者的采訪。同年,在上海和杭州籌備成立馬家窯文化研究中心。1996年臨洮縣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成立,推選他為會長。1997年,研究會在臨洮縣的大街上打出“神奇輝煌馬家窯文化”的橫幅,引起轟動。
1998年,臨洮縣馬家窯文化研究會創立會刊《馬家窯文化源流》,成為國內第一種研究馬家窯文化的專業刊物,已出版11期。研究會成立后,把散落民間的彩陶加以收集、保護、研究,中央電視臺2套、4套、7套、10套作了報道。1998年,馬家窯文化展覽在天津成功舉辦,馮驥才參觀之后,不禁贊嘆:“想不到馬家窯文化彩陶竟然這樣精彩,馬家窯文化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
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上海舉辦古陶鑒定學習班,王志安做了馬家窯文化專題講座。2002年3月,在天津舉辦甘肅省定西地區書畫攝影、彩陶奇石展覽,共展出彩陶40件;其中,定西地區博物館提供4件,臨洮縣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提供36件。2003年,成立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推選王志安為會長。2003年,創辦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成為中國第一個由國家登記注冊的民辦“馬家窯彩陶博物館”。
2004年,開通“馬家窯文化”(www.dj4677.com)網站,在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舉辦“馬家窯文化發現命名八十周年紀念”活動。2005年,王志安到上海舉辦馬家窯文化講座,《上海收藏報》稱他是“中國當代研究馬家窯文化第一人”。2005年,與甘肅彩陶研究會,合辦“中國彩陶馬家窯文化研討會”。王志安認為,馬家窯彩陶畫具有四大價值:文化價值、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研究價值。
2005年,王志安應邀參與修建沈陽世界園林博覽會蘭州園的工程,頭頂烈日親自做成的馬家窯彩陶雕塑獲得了2006年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七項大獎,精美絕倫的馬家窯彩陶第一次在公眾場合中向世界亮相,傾倒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2006年,中央電視臺10頻道《探索•發現》欄目以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為基地,由張朋川教授、王志安先生主講,拍攝了《神秘的中國彩陶》六集電視科教片。
2009年9月,研究會與中共臨洮縣委、縣政府承辦首屆“中國•定西馬家窯文化研討會”,成為第一個舉辦中國首屆馬家窯文化研討會的研究機構;這是自馬家窯文化發現以來,第一次舉辦的全國性的學術會議,還出版了《馬家窯文化研究文集》,標志著研究會步入了學術殿堂。2009年9月29日,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鑒寶”活動在臨洮舉行,活動由副會長吳保強主持,鑒定專家王志安、王強、張朋川、高水旺等人現場鑒定彩陶數十件,做了詳細解說。2009年,研究會的依托單位臨寶齋商務總社被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 廳、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甘肅省新聞出版局等四部門評定為首批“甘肅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之一。
2010年6月,研究會參加了西安大唐西市全國民間博物館展,大勝而歸。2010年9月,王志安受山東衛視的專訪,在《天下收藏》欄目拍攝了《輝煌的馬家窯文化》專題片,從次年4月8日起,連續播出,在全國影響巨大。2011年3月,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入選中國私立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論壇組委會評出的“2011年度中國十大私立博物館”。2011年10月20日,研究會與西北民族大學聯合成立“西北民族大學馬家窯文化研究院”,王志安任院長,王強任秘書長,讓馬家窯文化第一次走進了課堂。
2012年8月,王志安、副會長張淳參加“文化產業發展論壇”,王志安演講“馬家窯文化是敦煌壁畫的藝術源頭”。2012年7月27日-29日,王志安會長、秘書長王強參加在蘭州舉辦的全國民辦博物館學術成果交流會。2012年10月,副會長韓存禮參加廈門海峽兩岸及全國的古玩收藏展,參加了央視在廈門的尋寶節目。2012年,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被甘肅省文化產業協會評為“理事單位”,被甘肅文化創意協會評為“常務理事單位”。香港舉辦“2014年度亞洲各行業杰出成就獎”頒獎大會上,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入圍“2014亞洲十大民營博物館”,獲杰出貢獻獎,成為甘肅省唯一獲獎的民辦博物館。
201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王志安的專著《馬家窯彩陶文化探源》,匯集了他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由張朋川(原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劉慶柱(原中國考古文物研究所所長)、張柏(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亞太地區博物館協會主席,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周強(馬家窯文化研究的推動者,在就任甘肅臨夏州委書記時,積極推動在臨夏建設以馬家窯文化為主題的華夏古文明博物館)分別寫序。2016年、2017年,在嘉峪關舉辦了第一、二屆絲綢之路彩陶與嘉峪關歷史文化研討會。其中,2017年同時舉辦“中國之前的中國彩陶展”。
馬家窯遺址,1924年由安特生(1874-1960)發現于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洮陽鎮馬家窯村,“馬家窯文化”因此而得名,199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入選“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所以,甘肅是馬家窯文化的搖籃。1949年,夏鼐(1910-1985)《臨洮寺洼山發掘記》一文,首創“馬家窯文化”一詞。王志安(1943- )是甘肅臨洮人,以收藏、研究、傳播馬家窯文化為己任,成就巨大。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
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
地址:甘肅省臨洮縣南關1號臨寶齋文化樓
電話:0932-2248229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鑒藏委員會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城隍廟西一樓6號臨寶齋
電話:+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來信來稿:3027199@qq.com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
總訪問 次 隴ICP備05004307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公網安備 621124020000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