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青:青海西寧紅十字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青海省首席醫學專家,青海省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青海婦產科分會主任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青海陽關天使易學歷史博物館館長,青海省彩陶文化學會副會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本會駐青海西寧辦事處主任。能寫詩,能畫畫,在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專著《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他對彩陶的研究融入了他的醫學專業知識,通過對陶器的誕生對古人類健康的作用,對上古醫學的產生,以及醫療工具的淵源和發展做了論述。
中國藝術狀態出版社2009年出版、李學武主編的《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探源》,收入張建青的三篇文章:《原始人類進化與陶器革命——探討原始人類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因素》、《彩陶與人體健康》、《探索歷史 收藏文化 弘揚文明》。
個人簡介
1994年青海省勞動模范,1998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是中華醫學會青海省婦產科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全面優生優育學會青海分會副會長,青海計劃生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建青長期從事婦產科、計劃生育臨床及教學和科研工作,對婦產科各類手術有較深地研究和獨到的創新,并擅長對婦產科各類疑難雜癥的診治。主持從事的臨床科研課題中,已有10項分別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并有8 項達到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其中國家級核心期刊15篇。部分技術已被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中心辦理入全球信息網絡。有的課題已被國家衛生部定為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被省政府授予青海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榮譽成就
先后開展50多項新技術、新業務、其中24項成果通過省級鑒定,6項獲得省部級醫療科技進步獎,發表專業論文50余篇,其中有一項技術論文在《中華婦產科》雜志上發表后,因屬國際首創,被美國GOLLB科學文化錄入國際電腦網絡的全球信息網。
科研成果
對婦產科各類手術有較深的研究和獨到的創新,尤其是改良式宮頸癌根治術及盆腔淋巴清掃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率先參與及指導在我省開展各類婦科腹腔鏡手術、TVT手術及各類宮腔鏡手術,使我院婦產科成為省內技術力量最強的特色?坪颓嗪J∶。
凝望遠古——張建青《青海彩陶的收藏與鑒賞》序
新華網青海頻道西寧點擊查看西寧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06月06日電
編者按:青海彩陶歷經四千多年,是我國彩陶發源最早、發展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無論是彩陶的胎質、紋飾還是器型,都掩映著許多讓人無法詮釋的玄機,正因為如此,才牽引著人們去探詢、考問與發現……張建青所著的《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無疑為人們打開了一扇窗口,將人類的回憶從抽象與意象化的長河中打撈起來,這在考古界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舉措。我們在深深感佩的同時,將此書推介給更多的讀者,讓青海彩陶這一古老文化更加輝煌絢爛。
青海是彩陶的故鄉,青海是彩陶的王國。著名作家張承志在他的成名作《北方的河》里寫到湟水谷地時說,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
當我們矚目博物館中陳列的琳瑯滿目的彩陶時,那奇特的造型、精美的圖案、神秘的符號、巧妙的構思,會使我們流連忘返、浮想聯翩。這些彩陶透露出來的靈氣,穿越了5000多年的時空,讓現代人感受到一種震撼。
出現彩陶的時代被稱為新石器時代,最早出現陶器的是甘肅 (搜吧)省的大地灣,距今已是8000多年了,真是悠悠歲月!而將彩陶推上鼎盛時期的是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被稱為“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先民們聚落定居在河流兩岸的臺地上,過著以原始農耕為主,狩獵和家畜飼養業為輔的生活。他們用石頭磨制的刀、斧、鏟、鋤等進行農業生產,用石彈、骨箭、石矛等進行狩獵。而最具特色的是他們制造的精美絕倫的彩陶,這使馬家窯文化名揚天下。
1973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上孫家寨出土的一件舞蹈彩紋陶盆,盆內壁繪有三組15人集體舞蹈圖,1995年同德縣宗日出土的一件舞蹈彩陶盆,內壁繪有兩組24人集體舞蹈圖。這兩件舞蹈彩陶盆被稱為是稀世珍寶,它們的出土可以說是轟動了世界。圖中的人們手拉著手進行舞蹈,動作整齊而富有律動感,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遠古人類生活的場景。舞蹈彩陶盆的出土不但吸引了考古界、歷史界的目光,而且引起了各類學科的關注。舞蹈學家們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舞蹈資料;美術史家說這是人類最早的繪畫作品;音樂學家看到的是遠古人類的吟唱;文化學家發現的則是先民們古樸、生動的民俗活動;美學家通過舞蹈彩陶盆了解到了遠古先民已具有的審美意識,而歷史學家則從中探尋到了社會進步的痕跡。這兩件舞蹈彩陶盆已被當作國寶,分別被國家博物館和省博物館珍藏。這兩件舞蹈彩陶盆蘊含的文化信息已經讓人們嘆為觀止,而青海彩陶中讓人們癡迷神往的又豈止這兩件呢!
在被稱為青海彩陶王國的樂都縣柳灣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彩陶,可以說是蔚為壯觀。在柳灣彩陶博物館里,展示出史前人類創造的無數件藝術精品,無論是裸體人像彩陶壺、太陽紋彩陶罐、還是"面罐、蹲踞式蛙形人紋壺、彩陶靴等,無一不凝聚著史前藝術的創作魅力。彩陶上那些簡單而原始的線條,并不失具體與抽象統一的美學原則,充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自然的韻致,折射出史前先民不慕榮利,不為物欲的純潔而質樸的心靈之美。300多種形狀迥異,獨特而又神秘的彩陶符號,呈現出一種拙樸的原生美,淺顯而難以破譯。至今令許多學者魂牽夢繞。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同我國著名美術家, 2008(搜吧)年北京點擊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搜吧)奧運會吉祥物福娃(搜吧)的設計者韓美林先生在一個聚會中坐在了一起。他告訴我,他已經停止了美術創作,正在整理和書寫被稱為“天書”的遠古原始符號。他經24年的搜集,已收集到3 萬多個。這些尚未考辨音義的符號,令他癡迷。我見他幾個手指頭上都纏著膠布,問他這是怎么回事。他說就是寫“天書”寫的。我告訴他,快到青海吧,青海彩陶上的神秘符號會使您得到意外的收獲。這些原始的符號或許正是中國古老文字的起源,它是遠古先民中哲人和智者的杰作,其中包含了天上地下無窮無盡的變化形態,也蘊含著種種深奧奇妙的道理和沉淀在歷史煙塵中的玄機。
面對這些精美的彩陶,我們會感覺到遠古的先民們是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他們在平淡的生活中追尋著完美和精致,他們在閑暇之余盡享彩陶藝術所帶來的愉悅,使彩陶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的用具,而成為咸來攀比、競相媲美的獨特社會時尚。他們默默地制作,年復一年,一代又一代,卻不會想到由于他們的辛勞使那段時光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抹耀眼而又濃烈的色彩。我們說,這些彩陶重現了遠古先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和多彩的精神世界,同時隱透著人類在升騰起的一種原始沖動中納含著的渴望與追求。他們的思想早已從黑暗蠻荒的歲月中透出了強光,照亮了史前文明漫漫長路,向世人昭示了這塊土地上當時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在青海除了博物館收藏的眾多彩陶外,民間收藏的彩陶也大為可觀。眾多收藏家們苦苦追尋,以此為樂。他們手中有許多珍品、精品,可以和館藏的彩陶媲美。他們在收藏的同時,致力于彩陶的研究,去探尋彩陶帶給后來者們的眾多難解之謎,去享受那些精美圖案帶來的難以言狀的精神享受。
但是,當張建青先生將他的《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書稿送到我面前時,確實讓我在深感意外的同時受到一種震撼。因為我知道建青先生是省內頗有建樹的醫學專家,是一所大型醫院的院長。他怎么在很優秀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又對青海彩陶產生如此濃厚的興趣而又取得如此豐厚的成果呢?這當然離不開熱愛和勤奮,但更重要的是,他和彩陶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種類似心靈交流般的聯系。使他在彩陶研究中達到了一種前人很少達到過的深度和高度,這是十分可喜可賀的。
建青先生從彩陶的起源談起,對彩陶的制作,彩陶時代劃分及文化分類,乃至彩陶紋飾的演變等談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些內容是需要歷史學和考古學的專家們給予品評的。讓人耳目一新的是,他在對彩陶的研究中融入了他的醫學專業知識。通過對陶器的誕生對古人類健康的作用,對上古醫學的產生,以及醫療工具的淵源和發展進行了論述,這確實是別開生面。是一位作為醫學專家的彩陶研究者的特殊收獲。
我由衷地祝賀《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問世。同時相信,這本著作是會受到收藏愛好者,特別是彩陶收藏愛好者歡迎的。收藏是一種時尚、是一種高雅的文化生活,使人們在把玩鑒賞的同時,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而《青海彩陶的收藏與鑒賞》在我們透過歷史的重重帷幕,探尋遠古先民們豐富多彩生活的同時,會對腳下這片高大陸產生許多新的認識。這片高大陸上曾經有過的文明和輝煌對中華文明的發祥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在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的同時,難道不會去思索我們這些后來者理應傳承的文明精神和歷史責任嗎?
卡約文化是指中國西北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因發現于青海湟中卡約村而得名,年代約當公元前900~前600年。陶器是手制的,典型器物為底內凹成假圈足的雙耳罐、雙大耳罐、四耳罐和甕等。后來由于在東鄉縣唐汪川山神遺址發現了一批以紅色渦形紋為主的圓底罐有別于已知類型,暫稱之為“唐汪式陶器”。(來源:青海日報作者:鮑義志)
張建青《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研討會在西寧舉行
青海新聞網訊 9月19日上午,由省文聯、省彩陶文化學會聯合主辦的張建青《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研討會在西寧舉行。省政協副主席鮑義志及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
作為省內外聲名卓著的醫學專家,張建青還是一名業余的彩陶愛好者與鑒賞家,幾十年來,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余,擠出時間遨游在彩陶王國中。他從一個醫務工作者特有的觸角和獨到眼光出發,去解讀彩陶紋飾,從心理學的視覺讀到了自己的體會和認識。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探詢與解密,終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匯集成《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一書,為的是讓更多的人去關注和了解彩陶文化,更好地保護民族文化遺產。
與會的專家學者高度評價了《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一書,認為此書不僅是一本專業性質的彩陶理論著作,也是一本供彩陶愛好者閱覽的科普讀物,是值得關心考古、喜愛彩陶的人們認真一讀的好書。書中由彩陶的起源談起,對彩陶的制作,彩陶時代的劃分及文化分類,乃至彩陶紋飾的演變等談出了自己的見解。專家們認為,《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一書值得稱道之處在于,把醫學專業知識融入到彩陶的研究中,通過對陶器的誕生對古人類健康的作用,對上古醫學的產生,以及醫療工具的淵源和發展進行了論述,顯得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青海彩陶收藏與鑒賞》一書是目前國內首部彩陶收藏與鑒賞專著。 (作者:王瓊瑤)
上篇:
下篇: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
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
地址:甘肅省臨洮縣南關1號臨寶齋文化樓
電話:0932-2248229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鑒藏委員會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城隍廟西一樓6號臨寶齋
電話:+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來信來稿:3027199@qq.com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
總訪問 次 隴ICP備05004307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公網安備 62112402000025號